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健康的校園兩性交往

健康的校園兩性交往
本文作者謝月英老師是華僑實驗高級中學輔導教師
 摘錄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輔導通訊第二十九期

出刊日期:八十四年五月卅一日
主題:[ 健康的兩性交往 ]

健康的兩性交往
「我倆到底是朋友?還是戀人?」
「男女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友情可能變成愛情嗎?」
  在兩性關係的大千氣象中,你倆吹的是什麼風?
首先來 看友情與愛情的區別:
 .□我想我是喜歡他
 .□我想我是愛著他
 .□我們之間歡迎朋友介入
 .□我們之間容不下第三者闖入
 .□對方不在時我有別的方式替代他的存在
 .□對方不在時,幾乎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取代他的存在
 .□和對方一起我情感保持一致
 .□和對方一起,我常有心動之感
 假如你勾選的大部份在上邊,那麼吹的是友情風,
 反之則是陷入愛情海了。



  分與合

        這是一個兩性的世界. 純真活潑的小學生 在陽光下追逐嬉戲, 不分男女, 構成一幅生動 有趣的畫. 青黃不接的青少年, 男女分道揚鑣 , 各自進入和尚和尼姑的學校, 彼此蒙上一層 神密的面紗, 既好奇又尷尬. 自由開放的大學 校園裡, 男女進入公開交往的階段, 笨手笨腳 的顯的困難重重且問題多多. 有人說這是隔離 , 斷層下的後遺症; 因此, 中學男女合班合校 者日眾: 男女同學在一起上課, 活動, 兩性相 互吸引的心理, 加上某些媒體對兩性關係的渲 , 使得年輕人對於愛情充滿憧憬及幻想, 近水樓台日久生情下, 出現儷影雙雙的班對與 校對問題; 於是有人開始質疑合校合班的正確 . 隔離若徹底, 自然沒有兩性之間的問題, 但卻蘊釀日後的諸多問題, 自然融和在一起, 而不善加指導或溝通, 當然產生若干問題. 非合與不合的問題, 而是教與沒教的問題.

為轉型期的兩性交往把脈
        由隔離禁止到融和疏導, 由壁壘分明到接 觸頻繁, 由男主外女主內到兩性並肩共事, 保守忌諱到傳播媒體的扭曲渲染; 時值兩性交 往的轉型期, 或有問題亂象夾雜其間, 或替它 把脈一番:

         1 過敏症
        轉型期的兩性交往, 有的人患了過敏的現 . 在學生方面, 有兩個分明的極端: 有一些 學生是見異性如見鬼, 敬鬼神而遠之, 和周遭 的異性不講話也不打交道, 老死不相往來, 一類學生是一與異性交往, 便談起戀愛, 一談 起戀愛便很快的發生性關係, 此皆患過敏症, 過猶不及也.
         在父母師長方面, 有一些父母或師長, 接獲異性打給子女的電話, 或一碰到男女同學 在一起, 便緊張兮兮的擔心過度, 三申五令命 其不得與異性交往, 甚至有個男女合班的中學 導師, 十分關心班上同學的異性交往問題, 防患未然, 在新生訓練時, 便苦口婆心叮嚀班 上同學, 大家有緣齊聚一堂, 情同手足, 如兄 弟姐妹般, 相親相愛, 既是兄弟姐妹, 便不可 談戀愛, 否則就是亂倫. 其實老師和家長的過 敏是情有可原的, 一則他們背負了男女授受不 親的歷史包袱, 一則時下的年輕人的兩性交往 問題多多, 在對孩子知能無信心的情況下, 免過度操心與不放心.
         過敏症的治療, 須靠大家以健康的眼光與 態度看待兩性交往, 有賴足夠的兩性交往知能 , 健康的交往行為, 卸下擔心與不安.

         2 早熟 跳級又速食
        由於男女接觸的機會增多, 及傳播媒體對 愛情色情的大肆渲染扭曲, 戀愛年齡有降低的 趨勢, 年紀輕輕談戀愛者屢見不鮮, 除了早熟 外有的更以跳級的方式進行, 一與異性接觸便 談起戀愛, 一談戀愛便很快發生性關係, 休學 , 墮胎, 未婚媽媽....一樁樁的傷心事便相繼 而來. 此外, 有的青少年的戀情還有速食文化 的色彩, 早熟的戀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早熟, 跳級又速食, 顯現青少年兩性交往 知能的不足, 如何結交異性朋友? 如何與異性 相處? 是重要的學習課題.

         3 感情問題層出不窮 據平安線的分析, 求助個案以感情問題居 , 家庭協談中心談的最多的也是夫婦不協的 , 外遇的問題. 自殺事件多起於男女感情問題 , 民國八十年六月到九月, 國內有九位警察自 , 其中有六位與感情困擾有關. 翻開社會版 新聞, 情感糾紛, 情殺的報導, 常令人觸目驚 . 且看看大學生的感情世界, 異性交往總在 問題排行榜的前面, 而且大學生同居墮胎的數 字可能挺驚人的.
         各個層面層出不窮的情感問題, 證明兩性 相處之道大有學問; 冀望轉型期步入正軌期, 情感教育有待重視與努力.

         4 高離婚率 根據統計數字, 台灣離婚率有普遍昇高的 現象, 民國六十七年是一比十六, 六十八年是 一比十三, 七十九年是一比六, 八十年則是一 比五, 逐年遞昇. 除了離婚率外, 貌離神合者 亦不少. 這種破碎的家庭, 不幸福的婚姻, 但當事者痛苦, 也影響子女的成長, 產生青少 年及社會問題.

         細細把脈下, 轉型期的兩性交往的確呈現 若干病癥, 根治之道在於教育及學習, 一帖有 效的藥應是建立兩性交往的正確觀念, 充實兩 性交往的知能, 待藥效滲入體內, 便能滋長健 康的兩性交往, 讓我們來看看兩性交往的藥方 , 且從心裡談起.

青少年異性交往的心理

        從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來看, 十二歲 以上的青少年, 正進入所為的生殖器期, 或稱 為兩性期, 此時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 佛洛依 德喚此現象為性的覺醒.
         除了好奇感興趣外, 青少年對異性有一種 好奇的心理.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對異性交往 充滿憧憬及幻想, 欣賞愛慕心儀的異性, 同時 也崇拜偶像人物或年長的人.
         基於此種心理, 專家學者認為青年期的重 要發展課題是--能對異性發生興趣. 這表示青 少年對異性的好奇感興趣是正常的心理, 也是 重要的發展任務. 因此, 青少年有結交異性的 需要, 同時也需要充實兩性交往的知能.

兩性交往的功能
        青少年期是學習的階段, 結交異性朋友即 是一種學習, 可從中認識異性, 學習和異性相 , 學習扮演性別角色. 故青少年階段的兩性 交往具有下列功能:
•確認性別, 學習扮演性別角色.
•認識異性, 不至產生迷失或畏懼的心理.
•學習如何和異性交往.
•滿足心理上的需要.

         青少年藉這些功能的達成, 發展健全的人 .
         由此看來, 如果把接觸異性或兩性交往的 目的看成是談戀愛, 則是曲解了兩性交往的功 . 如因為害怕青少年談戀愛而把兩性隔離兩 , 則是抹摋了兩性相處的功能.

營造健康的兩性交往之道
        兩性共同學習, 一起參與活動, 是自然和 協的畫面. 若要自然和協的畫面不產生雜質或 變質, 青少年要懂得健康的兩性相處之道:
1 去除過敏性
        兩性交往不等於談戀愛, 不要接觸到異性 就心想:()是不是我未來老公(老婆),也不 要看到異性就像看到鬼一樣, 避之猶恐不及, 見男生不是男生, 見女生不是女生, 把異性當 同性看, 去除心中的過敏, 輕鬆平常的和異性 相處, 就像和同性相處般自然.
2 坦誠開放, 自我肯定
        與異性相處, 態度要坦然誠懇, 以開放的 心情經營可貴的友誼,不虛假造作,展現真實 的自我.與異性溝通要能自我肯定,別態度曖 昧,別不好意思拒絕,勉強接受徒增兩者煩惱
3 循序漸進,按部就班
        健康的兩性交往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 青少年的異性交往貴在團體中進行:擴大領域 不排他也不獨佔,避免進入一對一的小世界, 不在暗中作業,更不去不良場所.
4 尊重對方,保護自己
        兩性相處要能瞭解彼此的個性,互相尊重 ,行為舉止要合宜,兩性交往要保持適當距離 ,懂得自我控制保護自己.
5 發乎情,止乎禮
        兩性相處難免相互吸引或日久生情,當心 動時貴能動心忍性.主宰自我的情感,發展含 蓄可貴的友情.人是感情的動物,也是理性的 動物.主宰自己的情感,享受友誼的溫馨,免 受氾濫成災之苦.
6 有主見,不人云亦云
        只羨鴛鴦不羨仙,青少年常羨慕他人談戀 愛,而躍躍欲試.看別人交了自己也趕快去交 ,便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或在同儕壓力(你倆 是一對)下,便不好意思不成一對,或在同學 (你好無情)的臭罵下,便不忍心拒絕他與異 性相處.要有主見不人云亦云,更不受同儕壓 力的影響.
  藥到病除,邁出健康的步伐
        細細為轉型期的兩性交往把脈,確認病因 後為青少年開出兩性交往的藥方.希望他們真 具有兩性交往的概念,按部就班不越級學習和 異性相處,而從中自我成長並能掌握自己的感 覺及情感,努力充實自我,儲備愛情及婚姻的 資源,發展健康快樂的兩性交往。


本文作者謝月英老師是華僑實驗高級中學輔導教師
 摘錄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輔導通訊第二十九期


 
 






1.
?
## 滿

## 使


2.

:
##

##

##

##

##

3.
 

  &




1.
 
   
2.
 
   
3.
 
    
4.
 
   
5.
 
   
6.
  使
   
7.
 
   
8.
  使


調

轉載 香港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 兩性相處


本新聞提供者: 今日基督教報 
 兩性交往界線,常是時下男女談戀愛的困擾問題,許多人因難以把持界線而偷嚐禁果,甚至最近已有「三節」墮胎高峰潮,逐漸取代「九月墮胎潮」的情勢,意即每年聖誕節、跨年夜和情人節後的2個月內,墮胎人數就急速上升。「為自己做個美好決定,別讓身體的親密取代心裡的親密。」校園福音團契傳道朱惠慈呼籲。

認識「親密關係十二階段」 明白交往界線狀況

在「愛情三元素」:親密、激情和承諾,會因戀情發展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如何拿捏兩性與男女交往間的界線?藉由動物學家笛氏門.毛里斯(Desmond Morris)的「親密關係十二階段」表,可以檢視兩性肢體接觸進展的狀況。

眼望全身(Eye to body)
互相注視(Eye to eye)
聲音傳達(Voice to voice)
牽手(Hand to hand)
摟肩(Arm to shoulder)
摟腰(Arm to waist)
接吻等臉的接觸(Face to face)
手和頭的接觸(Hand to head)
手和身體的接觸(Hand to body)
口到胸的接觸(Mouth to breast)
手和性器官的接觸(Hand to genital)
性交(Genital to genital)
12個階段,以3小階段區分為四大部分。朱惠慈解釋,從「眼望全身」、「互相注視」到「聲音傳達」的前3項交流,都屬於一般朋友的社交行為。從第二部分開始的「牽手」、「摟肩」和「摟腰」,是戀愛交往中的自然行為,帶著更深的情感,正式跨越到愛情的界線裡,「若沒有愛情關係,不會有這些行為」。

第三部分的「接吻等臉的接觸」、「手和頭的接觸」以及「手和身體的接觸」3階段,被界定為引起生理反應的親密愛撫行為,是為之後的接觸做準備。從第7項「接吻等臉的接觸」以後,兩人身體反應會如同「溜滑梯」般,容易引發情慾。

8項「手和頭的接觸」,頸部以上都算是頭部,也會發生親吻到耳邊的情況。朱惠慈比喻,第7項後「就像暖車,是為了發車」,會快速往下發展至第四部分-發生性行為。由於口部和胸部被視為性器官的一種,因此「口到胸的接觸」、「手和性器官的接觸」和「性交」這3階段,在婚姻的承諾中,屬於「廣義的性行為」。

朱惠慈指出,交往雙方若是讓前6項進展的較慢,在牽手等怦然心動的階段停留久一點,發展心靈、思想和興趣等其他方面的交流,彼此有更多的認識與交談,就能讓「心裡的親密優先於身體的親密」。

反之,婚前若超越「手和身體」以及「口到胸」的階段,兩人間會產生不安,同時建議,若發展到嘴唇親吻階段,時間不要超過10秒,至於擁抱,最好是處在衣物外面的擁抱,否則若兩性交往會淪為以「身」相許的「身體交流」,兩人爭吵時會容易以「發生性行為」來解決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還沒準備好前要先約束自己 不要用身體界線給對方期待

「不管這個社會再怎麼開放,身體情感是你自己的,要對自己做個美好的決定。」朱惠慈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曾有位女高三生,常在學校角落與男友發生性行為,這位女學生惶恐的向朱惠慈尋求輔導。因為她害怕男友生氣,半年來隱藏了「擔心有人闖進來」、「爸媽知道了會被打死」的想法,功課和成績也退步,更因為自己身為基督徒,與未信男友跨越最後一道界線,而感到對不起上帝。

朱惠慈對她感到心疼,跟她說:「妳就像我的女兒,身體可以給他,心裡真正的想法卻不敢講,這不是真正的親密。」男女朋友間真正的親密,是可以坦然與對方交談心中的感覺。朱惠慈建議她可以和對方溝通:「我覺得我們可以發展得慢一點,其實我很不舒服,我們可以先不要這樣做。」幾經輔導與陪伴後,女學生即恢復正常交往軌道。

在朱惠慈輔導的例子中,也有一對青少年輔導,謹遵身體界線,直到婚禮前,男生只有牽過女生的手,把親吻保留在婚後。朱惠慈表示,雖然「不是所有人談戀愛都要這樣」,但身體親密其實很重要,不同的身體親密,代表著不同進展的關係。「若是自己還沒準備好(進入下一階段),就要先約束自己,不要用身體的界線,給予對方期待。」

發生「性行為」 分手後如同「截肢」

現代男女交往越加開放,甚至有「婚前或婚外發生性行為無所謂」的趨勢,有許多人認為「雙方只要你情我願,發生性關係有什麼不可?」朱惠慈說,若激情衝太快,但親密成長很慢,以身體親密取代心裡親密的結果,容易導致分手,或結婚後又離婚等下場。這是因為,彼此將關係限縮在一張床上,兩人交往只停留在身體,若「感覺沒了」,就會分手。

發生性關係再分手,會有「生命流失」的感覺,因為心裡已經與對方結合,分手後的心裡,還會帶著一部分的「對方」。朱惠慈比喻上帝創造性關係,讓男女藉此連結,如同「3秒膠」,連了很難分開,打開會非常痛;英國知名作家路易斯(C.S.Lewis)更把離婚比喻成「截肢」。男女在安全的交往範圍之內,沒有發生性關係,之後和平分手,可以順利迎接新戀情。

設立界線避免落入「律法」 以「為了對方幸福著想」為出發點

跟著潮流走不代表會幸福,不盲從的同時,設立界線也要避免落入律法主義。朱惠慈表示,「界線,不是律法規定」,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若是斤斤計較兩人進展的界線在哪裡,只謹守形式上的界線,而忽略了心理層面的界線,那也無用。

設立界線的動機與出發點,應當是「為了對方的幸福著想」。男生若真的愛女生,就不要讓女生經歷懷孕、墮胎和分手等生理及心理層面的傷害,且不會讓女性帶著罪惡感。朱惠慈提醒,女孩子會希望和男孩子多點談話,藉由談話的過程認識彼此,也讓女生感覺男生珍惜自己,而不是以「愛」為藉口,就「把我的身體獻給你」。

若一個女孩子很愛對方的話,就「不要把王子變成禽獸」。女生應該明白,男孩子因為生理緣故,發展超過第6項「摟腰」後,就會很難煞車。因此,愛男孩子的話,就該為對方著想,「不要常常有暗示性的情慾試探」,女生以此為出發點,也能夠在交往過程中保護男性。

朱惠慈鼓勵,不要快速發展親密關係,男女雙方在前面的交往階段,讓每個階段停留久一點,例如可以多享受「牽手」的美好,再往下進展。年輕人也不要過於沉溺在手機和電腦世界中,而是要多接觸大自然與社群,培養相同的興趣,透過戶外以及教會團契深刻交流,「談戀愛就不會這麼困難」,如此有助兩性交往關係健康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