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環境教育教案發想 (全篇)




環境教育結合 + 國文課南一版大樹之歌

大樹之歌   作者:劉克襄 《山黃麻家書》散文選

冬末時,我們去北海岸拜訪一位爸爸的老朋友。他的年齡比阿公和爸爸的年紀加起來都還大。至於到底有多大?我也算不出來,也不想猜了。反正,他看起來還是很強壯,很能生長的樣子。他住的地方,靠近金山一條小河的河口邊。他-是看著金山鄉長大的一棵大樹。

什麼樣的樹呢?它是一棵雀榕。雀榕的枝幹通常長有許多肉紅色的漿果,平地的鳥群最愛集聚那兒,所以它應該也有許多鳥朋友。河口附近還有許多雀榕,樹齡都和這一棵差不多。感覺上這個河口應該是一個大樹群生的地點,就像象群集聚的泥沼地一般的情景。
   
這棵基部足足可讓四人擁抱的大樹,葉子已經落得一乾二淨,只剩肥胖的軀幹和枯枝伸向清冷的天空。以前爸爸去金山賞鳥,都會順路去探望它。有一次,我在它身上粗略統計了一下,還有十來種草木寄宿在它身上;像常見的酢漿草、鼠麴草、黃鵪菜、馬齒莧等,都會發現。

附近的人並非很善待它,他們在它的身上纏繞了電線,還掛魚網鋪晒,樹幹間的樹洞裡也堆積著廢棄的空罐頭和保特瓶。我們仔細探視這位老朋友,它的枯枝已有一些紅色的嫩芽,準備掙出天空了。下個月再來,想必已蓊鬱成一片樹海!
它的旁邊還有一位垂倒的夥伴,大概是枯死一段時候了,又有新的小雀榕自枯樹裡長出橢圓、淺黃的優雅嫩葉,象徵著新生命的孳生不息。

我們把樹洞清理了一下,偷偷地把魚網拉下來。然後,離去之前,向樹身行禮、祈禱。不知下一回再來看他是什麼時候?也許,那時你以長大到能爬上他的樹肩,站在他的肩膀,看到湛藍的海洋。


劉克襄把對自然的「愛」和孩子的「愛」攪拌在一起,感性的紀錄下他每次觀察和旅行的心得,交融成言淺意深情濃之作。創作重心是藉由綠色旅行的途徑去填補都市生活和視野的侷限,並有意以此和時下流行的「旅行文學」對話。不需飄洋過海、也不用古老的歷史來炫耀或憑弔,只要在這個蕞爾小島上,做些短距離的移動,就可能會發現台灣的細緻與遼闊。 擁有不斷反省與蛻變的質地是我們去評價、確認劉克襄意義的首要考慮。在字裡行間,我們看到了「自然旅行」和「自然教育」這兩件當前劉克襄用力最深之事的融合,也讀到了一位父親、一位自然教育者和一位自然寫作者謙卑但持續追尋和探索的心願。



   ( )  
                        
每年春天,我都會如約前往金山,拜訪那棵大樹。一棵可能在荷蘭時代就出現的雀榕。
去年孩子上國中時,我也帶他去。從幼稚園起,我們就固定去探望它。有一回,我還帶了一群國小六年級的孩子前往。他們興奮地手牽手圍繞,結果要六個人才能夠將它圈起來。

還記得最初時,它的周遭都是泥土,好幾種野花野草,像馬齒筧、車前草、鼠麴草和昭和草等,都曾出現,環繞過它的身邊。它的身上還有伏石蕨、山蘇花等依傍著。每一年,我們也會幫它從樹洞裡清除一些有礙生長的垃圾,諸如鋁鐵罐、錫箔紙寶特瓶之類。大樹旁邊的漁村很乾淨,那些垃圾可能都是遊客帶來的。

如今孩子們都升國高中了,我只好單獨前去。以前每次去,我都在想,這回該不會像去年一樣枯樹的形容吧?有時我們去時,它正重新冒出新芽,甚至還綠葉蓊鬱,形成一片傘狀的綺麗樹海。雀榕就是這種怪脾氣,不按時節冒芽,讓人捉磨不著,跟它遙望的大海一樣。我們只能依著它長什麼樣子,欣賞它的多樣變化了。
譬如,有一年春天時,它正好結果,吸引了許多白頭翁和紅嘴黑鵯集聚在樹上覓食,整棵樹像一座熱鬧的餐廳。樹上也掉了不少大便,可見那幾日,大樹正在開嘉年華會。
還有一年,大樹正好是枯枝的形容,大家想爬到它的身上,就像我在課本裡提到情形,想從那兒眺望遠方的大海。但有人認為這樣對老樹不好。結果大家吵了起來。總之,我們到金山,最關心的便是它,而不是熱鬧的老街,或者溫泉。或者鴨肉、紅心地瓜等美食。
就不知今年春天,它會是什麼樣的形容,愈接近它時,我總是按耐不住,抱持一種複雜的期待心情。但誰會料到,當我抵達漁村,如常轉彎,探頭進去時,赫然發現,老樹不見了。原本矗立著大樹的地方,只剩下空曠的水泥地,一口深井,以及曾經陪伴它的紅磚屋。
 怎麼會這樣呢?我吃驚地倒抽了一口冷氣。再趨前一看,老樹竟然只剩下殘根,整棵樹都不見了。殘留的樹根已經腐朽和些許泥土攪拌在一塊。村人似乎認為是肥沃的土壤,利用為菜畦,種滿了紅鳳菜。
我再回顧四周,旁邊一棵連皮掉落的巨大樹幹正躺在草地裡,樹上還殘留者一些丟棄的垃圾。那不就是大樹嗎?
 我走過去檢視,兀自站著,低迴了好一陣,還是不肯相信這個事實。一棵大樹往往都擁有上百歲的生命,更何況是雀榕,經常被視為重要的老樹被村人所膜拜,或者被列為保育的樹種。哪有這麼巧,這棵蓊鬱的大樹就這樣突然辭世,毫無預警。

挨著旁邊狹窄巷弄的住家探詢,結果遇見了一位老婆婆,無所事事地蹲在門口。她告訴我,老樹是自己老死掉的。她還指著旁邊的公園說,以前附近也有一棵,也是莫名奇妙地死去。

我再回到大樹佇立過的位置,仔細看周遭。除了有些變成腐木,還殘留的一小段樹根,透露了,它在死前,顯然被虫蛀蝕得相當厲害。同時,因為被水泥地面包圍著,搞不好也是它提早結束生命的原因。水泥是前幾年才鋪的。我愈看愈生氣,直想把大樹的死亡歸罪到這個原因,因為我實在找不出更好的原因。

 以後孩子們問到大樹時,我將如何回答,是要老實地告訴他們現況嗎?大樹死亡了,要如何教育孩子比較好呢?回家的路上,我有些茫然,更有著幾許失落,但也很感謝大樹在生命的最後十幾年,讓我每回去金山都有機會去探望,和它結交為永遠的朋友。

{ 大樹之死 }雖記錄下{ 大樹之歌 }中雀榕老樹最後枯朽的命運 , 雖說是大自然界的真實性 , 但也不免令人感傷 , 想想大樹在生前的歲月裡 , 曾默默的為金山的生態貢獻出一生的精華 , 也為台灣的碳排放量減低有所貢獻 ,想到此 , 學生和我也不禁要為無緣親見的老樹爺爺致上感謝 , 老樹雖倒下了 ,
珍惜自然 熱愛環境 的種子 , 卻藉由作者的文章傳承給了我們 !!

 
劉克襄     19570108日/ 台灣
劉克襄,臺灣臺中縣烏日人,本名劉資愧,台灣作家、自然觀察解說員,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稱號「鳥人」。劉克襄從事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勘十餘年。至今出版詩、散文、長篇小說、繪本和攝影作品二十餘部。20073月—6月曾於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作家。曾擔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美洲版、《中國時報》等副刊編輯,自立報系藝文組主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撰述委員及執行副主任。1979年底陽光小集成立,劉克襄是詩社成員。

劉克襄 >>> 詩人、自然觀察作家。
年輕時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開啟台灣自然寫作風氣。
在多年的散文創作過程裡,不斷嘗試各種自然寫作文體和題材的試驗,
大至地理文史的論述,小及昆蟲花草的研究,
都曾潛心著墨。近年來創作主題則以生態旅遊,
古道探查,以及社區營造為主。曾出版詩集、散文、小說和
自然旅行指南等著作三十餘部;並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
台灣詩獎、吳三連獎、台灣自然保育獎等。

作家陳義芝曾論述劉克襄 說現代「自然寫作」,以人文地理探查為經,以動植物生態觀察為緯,是趨近真與善的強力探求,不同於古代文士優游林泉物我兩忘式的陶醉。其書房流動在無名的溪流與山野,除環境史、生物學、生態理論等知識必須具備,有赤子的敏銳、詩人的情懷、苦行僧的毅力,能耐困頓孤寂。劉克襄正是這一類型散文家的典範。

自然寫作在台灣峰起於八○年代初,劉克襄領先投入,持續至今,寫作策略鮮明、能量充沛,著作等身,是具代表性的旗手。

「旅次札記」 「動物觀察」 「人文地理」 「自然教育」大抵揭示了劉克襄二十餘年來在寫作與實踐上的核心關懷 ,八○年代以來,每隔一段時間,劉克襄總會寫出形式與內容各異其趣的作品,量多並非能持續影響他人的主要原因, 擁有不斷反省與蛻變的質地才是感動他人, 讓讀者真切關懷環境愛護自然。

作者不斷的透過創作說服我們,在都市裡水泥叢林的夾縫中,只要有一塊綠地,不需要名山勝水,也不需觀察奇珍異獸,只要具備向大自然虛心求教的心情,人人都可以是自然觀察家與寫作者,並能由衷產生一種反思生命價值的情操。

在文章〈窗口與陽台〉中,他更以「窗口」作為人跟自然連接的一種象徵,不管在公寓的頂樓,還是在社區的庭院,自然與我們的距離就在一念之間。這觀念使得「自然寫作」擺脫了傳統那種必須棄絕、逃離文明的標籤和束縛,不再跟都市文明形成對立的兩極。其實我們在車水馬龍的都市中,依舊可以接近自然,接受萬物聲息的薰陶與教育。


:

(一)在台北盆地所進行的自然、博物紀錄與調查,並衍生出都會人如何具備生態關懷與認識的途徑。

(二)他帶領一群都市小孩子進行長期地鄉土與自然教育,並試著用孩童的語言與思維去傳遞自然的知性與感性。

(三)以一位都會生活者的身分,踏查許多台灣鄉鎮,深化旅行中的自然與人文交會的意義,並試著編寫劉氏風格的旅遊指南。




環境教育緣起於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對其關切與研究,1992年地球高峰會提出了二十一世紀議程 , 使環境教育成為世界公民必備的通識,也是國際共負的責任。

環境教育界定人與自然互動的典範,由生態保育擴充至整個社會及政治的改變;包含科技及經濟發展,從現今的環境保護延伸到我們下一代的生活環境的改善,進而追求永續的發展;對自然的價值由人類中心的利我想法,轉化為欣賞自然,接受萬物存在本身的價值。

藉由瞭解和讚賞人類行為、文化、觀察生物、物理環境相互關係所產生的群聚效應 , 主動參與了解周遭的生活環境 , 深入探索其蘊含蓋的內容 ,發現問題點、啟發全新的觀念 , 世界觀與鄉土觀的均衡、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


                   :


(1)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 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2)環境概念知識內涵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生態設計…)。

(3)環境倫理價值觀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4)環境行動技能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5)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

主題 故鄉再發現

概說環境教育 >>
啟發全新的觀念 ,
關懷鄉土接軌國際環境議題 ,
 這些都是環境教育所要學習的方向。

發掘探索方向>>
愛我屏東 ( 環境教育發想 )

屏東的風光有山有海 , 有豐富的農漁牧特產 ,
廣大的新興農業科技園區 ,有多元的種族文化 ,
特色吃食內容 ;環保議題方面 ,有核三廠值得探討。

這裡曾經孕育出傑出的運動員 ,是許多音樂及藝術家的搖籃 ,
屏東原是蝴蝶的故鄉 ,有著蔗糖砌成的城牆.古橋 ,
陽光 . 椰林 . 疊翠的山巒 . 奇幻蔚藍海.
還有許多傳奇性的人物與故事,等待我們重新再探索 ,
同學們更可由屏東相關的衣 . . . 文化 等去發想 ,
試著找出不同的觀點角度 , 將它統整成文史、資料 ,
試著寫出一篇篇的部落格報導 ,或是歌詠的新詩吧!!

(1)    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或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 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 , 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生態設計…。

(2)    強化環境知覺與環境敏感度 , 觀察人類社會文化、地方產業結構對生活環境的影響 ,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態度,使學生能深入了解自身生活環境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3)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尋找議題並提出未來發展建議
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預計達成目標>>

嘗試各種媒體,喚起豐富的想像力,從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樂與滿足。

我們陸興校園旁邊 , 正是豐源社區的扶輪公園 , 花木扶疏又有自行車步道及良好的運動空間 , 是社區里民活動的好去處也是同學放學後等待家長接送的休憩區 , 藉由本次環境教育活動 , 本班將分組討論尋找相關主題 , 並將所收集的資料 , 轉換成文創內容 , 動手實作製成<<環境故事箱>> , 並於課程預定時間內 ,在社區公園的自然環境中展演 , 將專題探討內容與同學分享 , 並期待友善的社區里民一同欣賞 , 且對我們的展演提出建議或對提出相關議題的經驗談 , 經由討論和溝通以分享不觀點 ,藉以豐富我們這次的學習議題。


(1)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環境產業、人文典故的感受。

(2)運用收集資料與記錄的方法瞭解自己鄉土的環境,並能具體統整展演成一套   展示資料 , 讓其他同學與學校旁社區的民眾再次重新體會我們故鄉的風情。

結論 >>> 本次的師生合作學習 , ”環境教育教學”內容確實的生活化,學生藉由研究環境問題、收集地方文史、產學資料等 , 充分的運用觀察力與文學及美學的能力 , 使學生對家鄉產生真切的認同感 ,這正是” 環境教育課程 ”所要帶給學生的收穫 , 並由此契機尋找故鄉產學環境和未來發展議題 , 讓我們大手協小手 , 共同開發家園新契機 再現故鄉” 魅力與風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